威海南海新区聚焦主责主业,以“满弓劲发”的姿态,全力以赴抓实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积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动能。
11月11日,在山东汉行新能源材料项目的7号车间,实施工程人员正在安装调试生产线月底进行试生产。“我们这个车间的设计产能是年产2000吨普鲁士蓝钠电正极材料,现在进行电器仪表设施安装,以及单机水联动的调试工作,外围的工程及辅助的工程也在同步推进。”山东汉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部长李俊说,目前项目的两个立体仓库和一号车间的钢结构施工已结束,正在进行雨水管网、污水管网以及管廊的地下工程施工。
山东汉行新能源材料项目是山东省重点项目,一期投资21.3亿元,主要是做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等的生产与销售。基本的产品钠离子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是铅酸电池的3倍以上,电极、电芯材料成本比锂电池节省20%以上,循环寿命更加长、安全性能更高,可大范围的应用于大型储能、电动交通工具等领域。达产后,预计年产正极材料9万吨、电解液5万吨。
南海新区抢抓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风口”,谋篇布局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钠电正极材料、电解液、电芯制造等为一体的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并以电池负极材料为链,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招大引强,构筑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堡垒。随着南海新能源、金凯利石墨烯、福金石墨、建庆锂电池负极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快速建设,为构建石墨新材料全产业链提供重要支撑。
正在建设的恒胜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便是石墨新材料全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其核心产品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具有超高比能、超强安全、超快充电、超高续航、超长寿命等特点,国内新能源行业龙头建立了长期稳定供货关系。如今,厂区的粉碎车间正在调试设备,负极生产车间、石墨烯车间和导电剂车间正在安装设备,预计年底前完工,建成投产后是国内先进的智能化锂电池负极材料基地。
一个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一座座企业厂房拔地而起。时下的南海新区,处处上演着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大干快上的奋进图景。南海新区锚定目标、鼓足干劲,全力以赴推动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34个已开工重点项目快速建设。在镁合金产业园,目之所及,皆是忙碌建设的火热景象。一期项目建设2个生产车间、研发中心等,配备2条合金化生产线台余套。目前,研发中心、原料库、坩埚存放间等的主体均已完成,综合泵站、污水处理站整体完成过半,熔铸车间也在加速推进。据威海尚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景天介绍,镁合金产业园主要是做高性能镁合金轧制板材的研发生产,一期项目新上国内领先的合金化生产线%,其中宽幅镁合金板卷生产线为公司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投产后将成为极具竞争力的镁合金宽幅卷材示范生产基地。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南海新区立足发展定位、产业基础,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精准对接央企、国企和国内外500强等头部企业,以科技含量高、绿色低碳水平高、增加值高为标准,聚力攻坚招商引资,一大批产业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优质项目加速集聚。今年以来,南海新区与中外运、中建材、上海电气等央企、世界500强、中国民企500强达成合作,新签约40亿元的10GWH钠离子电池电芯、10.6亿元的异质结光伏组件等产业项目12个,还有中建材负极材料、固态电池电芯等20多个在谈项目加速推进。南海新区牢牢把握高水平发展第一个任务,紧盯项目谋划、储备、建设、投产、达效各环节,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着力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园区载体、做优营商环境,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蓄势赋能。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威海南海新区把握产业融合趋势,坚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主攻方向,聚焦“智改数转”增动能,持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互赋能。[详细]
2024年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交流推广活动暨山东省旅游风景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威海举行
11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威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年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交流推广活动暨山东省旅游风景...[详细]
围绕深化涉企服务,威海南海新区加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助力重点项目早落地、快建设、早达产。[详细]
2024年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交流推广活动暨山东省旅游风景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威海举行
【大省挑大梁·深化改革】威海临港区:碳纤维产业聚“材”成群 向“新”而行
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专家威海行暨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威海赛区)开幕